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架空民国:我从连长到大帅 > 第84章 五大技术2.0版本

第84章 五大技术2.0版本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重生之文学女神 高手下山:美女总裁太宠我了 北冥家的小小丫鬟是财迷 点击即看大女主无限流女性群像 我在末世装载异能,强点很合理吧 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 我的器官都是SSS级恐怖物 诸天:从四合院开始黑化 大明: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 满门忠烈去当兵,我震惊全连!

这个营的装备再精良,终究也只是个步兵营,刘子龙深深地明白这一点。没有炮兵的掩护,这点步兵装备根本就不够瞧的。

而奉军那支看似还不错的炮兵部队,能给自己提供掩护吗?从那次演习中就可以看得出,根本就没有可能。姑且不论炮兵射击的准确度,就是展现出来的那个步炮协作水平,就足以害死自己的部队。因为他们就没有步炮协同理念与训练!

基于此,部队训练抓两个重点。一个是近战夜战200米硬功夫。一个是基于自己现有炮兵的步炮协同。

就拿当时绝大多数神龙国军队举例子,班一级火力就很孱弱。一般仅有十几条步枪,看似远近都可以形成火力,但是火力密度、持续度都很差。即使得到了机枪的加强,一旦这挺机枪出现故障,也就丧失了主要的火力支柱。所以二战期间世界主要军事强国,步枪都用来保护机枪和迫击炮,相应的,是以迫击炮和机枪为主要远距离交战武器。

刘子龙如此设计火力配置,也是为了能够满足远距离交战时候的火力强度。同时连一级配备了60毫米迫击炮、50毫米掷弹筒,基本可以弥补了手榴弹投掷距离不足的缺点,能够满足连级进攻与防御时候的火力纵深要求。

其中最关键的,当然还是希望靠近战歼敌。这是在现有条件下,扬长避短的最佳方式了。刘子龙对于未来战争的设想中,与假想敌最大的差距不是步兵,也不是空军,而是对方的炮兵。自己没有对轰的能力,更不可能指望靠自己派小股部队去摧毁敌人的炮阵地。那种特种兵穿越小说,大家看看就好,作者往往根本不懂什么是特种兵。

而靠近敌人纠缠在一起,无疑是抵消敌人炮火优势最佳的方式。这样一来,就等于将对方最大的优势抵消掉了。这是避短。

然后再说扬长。刘子龙的这个营,冲锋枪是制式装备。每个步兵连的一线战斗人员,编制内至少有18支冲锋枪,轻机枪和掷弹筒更是下放到了班里。这个近战火力配置,放眼当时世界上也毫不落伍。当时各国还停留在一战思维,一线步兵普遍以栓动步枪为主,冲锋枪大部分配属给了后勤、特种等兵种。尤其脚盆鸡固执地认为,百发一中的冲锋枪不如一发一中的步枪更合理。所以针对性的装备,让自己这个营在近距离作战中拥有较强的火力优势。

然而决定战争走向的决定因素往往是人,而不是武器。尤其在武器本身没有代差的前提下,这点更关键。所以,狠抓军事训练才是王道。

刘子龙明确提出要练“近战、夜战、二百米硬功夫。”具体怎么练呢?

技术上以步兵五大技术为核心。这五大技术正好是对应近战的利器。

这五大技术之前一直在练,尤其是剿匪前组建的教导队,更是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而这次是从实战出发的再次升级。毕竟这些人大部分都参加了剿匪等战斗,具有了实战经验。在有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再搞训练,针对性就更强了。

比如说射击训练。除了传统站姿跪姿卧姿,100米200米靶之外,最关键的是强调抬手就打。要求先敌发现、先敌开火,努力提高首发命中率。而这种快速精准射击的能力,是要靠一次次的训练形成肌肉记忆的。

此时再在反观军阀军队,不管是之前在徐旅,还是在如今的奉军,士兵趴在那里凑凑合合地放几枪,射击成绩还马马虎虎。一到真正的战场,很多人都是把头埋在战壕里、把枪举出战壕胡乱放一切。这种场面自己前世维和的时候,见到很多黑叔叔就是这么打仗的。原来这是训练不足部队的通病啊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穿越后,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太祖实录 从靖康之变开始,缔造最强大宋 特种兵之开局退出红细胞 穿越古代当赘婿! 陌楚 最强皇子: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南明义军 四合院:老子易中海,嫂子娄晓娥 三国之武魂时代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