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张工和他的女徒弟 > 第 76 章 中外合资

第 76 章 中外合资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妙言 陈阳唐婉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都鄙视我的超能力 矿业:你们别来求我出山了 戮神者的悲鸣 我的靠山是阎王 仙侠世界,赖在监狱的我无敌了 修仙. 贵女风华,赖上王爷不撒手 我用沉默来表白

一天,厂里在熟人的介绍下,来了一位台湾商人。

准备和万厂长合资建一个制罐厂,生产各种桶、罐、箱等,供给厂内各车间产品的包装。比在外面采购要便宜一半以上,一年下来节省的费用至少上千万,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并且没有风险,只赚不赔。因为制罐本来就是一个成熟的产业。

万厂长得到这个消息以后,兴奋了好几天。这不单单是挣几个钱的事,千把万块在厂里的利润里只占个小数。关键是和台湾商人合资兴建的工厂,属于“中外合资企业”,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条件;

更可贵的是经营的灵活性大大地增强了,资金的进出、转账十分方便,今后厂里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,再不用去向各分厂、分公司,伸手要钱了;从合资公司里转一转就行了。

当时是听说过有中外合资这种经营模式,今天,这个大馅饼,却真的落到了自己的头上,这是个新事物,以前没搞过,不知如何操作,此事不宜急,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才行。

台湾商人吴总为人很慷慨,一口答应,到他在新加坡开的一家制罐厂去实地考查,一切开销都由吴总承担。万厂长想,这样也好,免得花厂里的路费,招惹职工说闲话。

于是就精挑细选,选了一名高级机械工程师,一位女会计师,再加上万厂长自己,一共三个人的精锐小分队。准备妥当,就要等待出发了。

吴总听了便责怪万厂长,何必这么小气,多带几个人去也无妨,尤其是万夫人必须去,路上好照顾一下万厂长的生活起居,要方便很多。

万厂长听了也是,老伴还真没出过远门,除了调来凤凰山时,路过重庆耍了几天以外,就没到哪里去过,更别说到外国,那可真是开洋荤了,于是半推半就地就答应了。

—·—

由台湾吴总带领,一行五人,首先考查了吴总在新加坡的制罐厂,生产条件就是不一样,从三条流水线上流出来的大、中、小型的罐子,就像印钞票似的那么快,这还能不赚钱吗?

万厂长笑得合不拢嘴,他看到的已经不是罐子,而是一沓一沓的钞票。他吩咐跟在后面的高级工程师,记住规格、型号、生产厂家,回去咱们也照样地来一套。高工说,那没问题,只要是照样定它几套流水线,我们一样能生产。

回国的路上,顺便游览了泰国和马来西亚,观赏了人妖的表演,和泰国的金饰。台商吴总陪同万夫人选购了一套纯金的首饰:项链、手镯、戒指、耳环。万夫人百般推辞,无奈吴总抢先付了款。

当时的金价是五十元一克,这么多的首饰,恐怕要上万元呢。万夫人一个乡下女人,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金货,一时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。真是千恩万谢道不尽吴总的好处。

回来的途中,又谈到了万二少爷的学业前途。吴总十分不赞成年纪轻轻就去经商,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万厂长的目光短浅,终止了学业就等于断送了前程,你知道他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吗?

万厂长有苦难言,说他二儿子不愿意在凤凰山市再继续他的学业,并且凤凰山市里只有一所化工学院,他不愿意像他老子一样,干一辈子化工。

吴总说,为什么一定要死守着凤凰城不放呢?送他出国呀。万厂长说,一个初中生出什么国呀。吴总说,先送他去读预备班哪,其实国外大学并不是那么难进,只要你有钱,读得起就行。

万厂长想,钱倒不是问题,随便从请客送礼中,抠出一点儿来就够了,难办的是出国的手续以及国外落脚的地方。

吴总说,这没什么难处,我在美国有亲戚,送留学生的事儿也不是头一次了,一切包在我身上。那个时候正是出国热潮疯卷全国,万厂长也是苦于没有门路,没有办法,看到吴总如此大包大揽,真是喜出望外、正中下怀,便再次感谢吴总的大恩大德。

吴总并不是说空话、放大炮的人,办这种事情已经是轻车熟路了,没用一个月的时间,一切手续办理完毕,并且派一位助手陪同万二一起飞往纽约,为他安排一切事务。

于是,万家选了一个黄道吉日,全家去机场送别最疼爱的万家老二,鹏程万里,飞越太平洋,前往人人向往的美国,镀金去了。回国以后就不再是初中没毕业的小混混,而是美国名牌大学的留学生了,真乃前途无量。

—·—

万夫人回厂以后,为了显示自己出了国、留了洋,就把从泰国买回来的金丝绒旗袍穿上,那孔雀蓝、孔雀绿的丝线闪闪发光,甚是好看。再配上那分量十足的纯金项链、手镯、戒指、耳环,在厂区马路上走一遭,引得无数人注目、躇立、打招呼,过足了洋瘾。

第二天便传得到处都是:“可惜一套洋包装,裹住一件土产品。”

万厂长回家大发雷霆,谁叫你把全套家当都拿出去显摆,人家都在算你这一身值多少钱呢?万夫人说,买回来不是往身上穿的、戴的,难道还是放在箱子里锁着的?既不是偷的,也不是抢的,还怕别人说不成?M.④⑦七Ζw.℃om

万厂长说,你不怕我怕,人家还不知道这一趟我收了台商多少礼呢。

既然礼也收了,洋也留了,二儿子也送出国了,怎么也得把中外合资工厂建好哇,只要机器一开,“哗哗”地钞票一淌出来,就堵住了全厂职工的嘴。

再说,中外合资,半公半私,还不等于万家的小银行。于是万厂长对制罐厂的建设抓得特别紧。首先就是平场地、盖厂房,按照吴总发过来的图纸,没用两个月就盖起来了一栋漂亮的洋厂房。

不到两个月机器也运到了,万厂长马上调动工人,集中力量把机器就了位;打开一看,怎么都是些旧机器,再仔细一看,厂名,商标都是后喷上去的,知道是上了当。旧机器也不怕,能用也行,可是所有的机器都是缺东少西的,不能运转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源能新起 我在足疗店修仙 我是真有宝藏 天秀魔术师:狼人被我换哭了? 百倍消费返现系统 都市:离婚后冷血妻子追悔莫及 神豪:挥霍九万亿的超爽日常! 大唐来的重生恪 销售十年,我爱过的姑娘 小凡的花花世界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